构建农村快递服务新模式
时间: 2024-10-16 20:42:03 | 作者: 行业新闻
农村寄递物流是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的重要渠道之一。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近年来邮政快递业通过“快递下乡”“快递进村”“一村一站”等工程不断推动农村邮政快递网络下沉,农村地区揽投快件量10年间增长超10倍,成为激发乡村消费动能的有力支撑。
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逐渐完备,上下游协同发力相得益彰,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坚持因地制宜、需求导向,加强设施、运力、信息、资本、技术等资源融合,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着力构建功能集约、便利高效的农村快递服务新模式,让农村快递服务更有温度、农民幸福生活更有质感,助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富裕。
九月喜丰收,遍地玉米黄。在吉林省四平市的农田里,玉米植株上挂着沉甸甸的果实,从采摘、分拣、打包、贴面单到运输,每个环节都能看到快递员的身影。
“昨天在地头,今天在路上,明天就能到消费的人手上。”谈到快递的发货速度,玉米种植户张伟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为保证新鲜的玉米能以最快的速度送达客户手中,中通快递四平网点安排车辆每天到地头装货,直链中心分拣,确保72小时内通达全国。目前,网点日均发送玉米3000多票,旺季可达1万票左右。
足不出户便能品尝甘肃天水的麻辣烫,最快48小时就能收到新疆伽师的新梅……为保证质鲜量大的农特产品顺利发往全国各地,快递公司不断拓展服务网路,加快完善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区域发展结构更均衡。
今年以来,顺丰速运通过自建镇级集散点和农村驿站,打造县—镇—村集约化进村模式,增加末端服务接触点,加速推进乡村三级物流共配服务网络建设,形成“站点+上门+进村”的规模优势。通过布局高密度、高渗透率的乡镇村站点,顺丰速运平均缩短客户取件距离8.2公里。截至目前,顺丰村级驿站合作点超10万个,逐步形成了一张较为完备的乡村快递网络,服务网络乡镇覆盖率超93%,日处理乡镇包裹量246万件。
甘肃顺丰速运天水分公司负责人赵峰介绍,通过自营拓展及邮快合作,目前天水市秦州区428个建制村100%进村,可以直接将包裹送到村民手中,极大的提升了农村地区的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快递进村打通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通道。国家邮政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累计建成1200多个县级公共寄递服务中心、近30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和19万个村邮站。全行业累计培育143个业务量超千万件的邮政快递业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有效带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销售。
“农村寄递物流一头鼓起了乡亲的钱包,一头丰富了百姓的餐桌。寄递服务更有效、更可持续地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目前,国家邮政局正在联合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开展农村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创建工作,已批复同意117个申报单位和306个申报项目分别参与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和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创建,将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助力农产品上行。
今年年初,国家邮政局提出要持续优化发往部分区域的电商快件寄递服务,引导主要快递公司优化运营模式,推动电商平善销售方式,实现快递公司有件必发目标。
为进一步摊薄商品下乡进村物流成本,推动更多优质好物直连偏远地区,电子商务平台纷纷响应。
收到短信提醒,家住新疆伊宁县喀什镇石桥村的李桂花前往村口的代收点取包裹,不禁向邻居们炫耀起在拼多多上的购物体验:“这鞋17.8元,还包邮。”以前买东西,她最怕看到这样的商品描述:包邮,新疆等偏远地区除外。
去年11月,苏浙沪首个淘宝平台发新疆快递集运仓在杭州开仓;今年3月,拼多多在新疆推行免费包邮送货进村,今年9月又通过“百亿减免”计划宣布,商家在新疆、青海、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等边远地区配送商品时产生的物流中转费将全部由平台承担。
如今,随着快递公司联合电子商务平台在新疆逐步试点推行服务提升计划,新疆包邮正成为现实。
新疆包邮是怎么来实现的?循着快件寄递链路就能找到答案。身处新疆的消费的人在拼多多平台下单,商品将先运至快递公司西安中转集运仓,在这里经过装卸、换单、分拣和集包等流程后,在包裹原面单上粘贴新面单,再集中发货至新疆,最后借助末端配送网点实现快递进村。这种中转集运模式,能大幅缩减物流成本,很快被复制到西藏等更多边远地区。
“小电商大市场,电子商务平台能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推动力。”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物流分会副会长徐勇表示,拼多多从“电商+快递”上下游中以破解产业链和供应链堵点为突破口,充分的发挥平台导向作用,实施“中转仓减免”政策,让中西部偏远地区受益,有力推动了消费者、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快递物流共赢发展。
与此同时,快递公司不断调整建包方式,探索快递进疆集运仓模式,并在乌鲁木齐、阿克苏等地建设转运枢纽,实现了运输、分拣、投递等环节的资源整合,电商快件寄递服务得到明显改善。
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经过各方一起努力,中转集运、本地仓模式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通过推进邮快合作填补盲点打通堵点,部分边远地区快件业务增长明显高于全国中等水准,寄递服务持续改善。据统计,今年8月,新疆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51.8%,内蒙古同比增长43.5%,甘肃同比增长34.1%。
随着快递进村不断深入,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加快建设,在满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促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逐渐重要的作用。
成效显著,挑战犹存,特别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还很突出。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人分析,由于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不一样地区发展农村寄递物流的难度和客观条件差别较大。现阶段,中西部地区农村寄递物流发展水平还滞后于东部地区。同时,由于农村地区地广人稀、成本高,农村地区的快递服务水平难以与城市地区完全相当。
“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要持续完善行业基础设施,加快节点建设,推动在县乡两级选择面积适宜、交通便利的场地,做好县级快递园区、县级处理场所、乡镇服务设施保障。
对于经济基础好、业务量较大的地方,支持寄递企业与传统商业、交通、供销、电商等协作,推动设施共建、运营共管、成果共享、产业共兴,打造“一点多能、一站多用、功能集约、便民高效”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对经济基础差、业务量较少的地区,无法利用商超等建立村级快递合作服务站点的,推动地方政府协调党群服务中心、村民事务代办中心等为村民提供快递收发服务。在新建小区、老旧小区改造、新农村建设中,积极推动配套建设村级快递服务站和智能快件箱等快递末端服务设施。
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人提到,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合作共用末端配送网络,推广农村寄递物流共同配送模式,实现资源共享、设施共用。持续加强农村快递市场监管,切实规范农村快递服务和市场秩序。
快递包裹数量慢慢的变多,物流速度慢慢的变快,背后离不开智能科技的广泛应用。专业的人建议,要推动先进的技术在农村寄递网络、设施、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如引导寄递企业在边远地区或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开展无人机配送,推动农村生产组织方式迭代升级,带动降低物流成本。加大农村地区适用的绿色技术、产品供给和推广应用力度,鼓励使用绿色认证快递包装,提升标准化、循环化、减量化、无害化治理成效,深入推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吉蕾蕾)
由于今年第三季度订单锐减,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阿斯麦公司15日股价大幅下挫,跌幅超过15%。
天文学家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欧洲空间局(ESA)联合运营的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JWST),观测到一个在大爆炸后仅7亿年就形成的星系“自内向外”的生长过程。
(记者罗云鹏 通讯员王若琳)记者15日从深圳大学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谢和平团队就海水中的氯离子引发副反应和电极腐蚀现象,提出一种新的解耦式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策略,将有利于丰富和进一步构建破解海水复杂成分影响的海水电解制氢理论体系和技术框架。其进一步拓宽了谢和平院士团队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全新原理技术体系,将为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的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有了路线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
10月14日,第四届中国考古学“西阴论坛”“青铜冶铸与夏商文明”学术研讨会在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举行。
今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了《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果公示》,与2020年上一轮评审相比,本轮评审拟大幅新增博士点831个。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博士生培养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2024年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案例,一大批具有创新意义、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脱颖而出。
10月14日是第55个世界标准日。今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为“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中国主题为“强化标准引领,促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
我国探月工程在不断书写月球探测新篇章的过程中铸就的探月精神,既是“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传承和延续,又富有鲜明的新时代特质。
14日16时许,随着一声响亮的汽笛,首趟中老铁路“京滇·澜湄线吨老挝香蕉从云南省昆明市王家营西站驶出,一路向北京市平谷区疾驰,标志着中老铁路国际冷链班列暨“京滇·澜湄线”国际货运列车正式开行,打通了一条连接中国北京、云南与东南亚国家的国际货运通道。
2023年总被引频次进入本学科排名前1/4的中国期刊共有37种,比2022年增加2种;影响因子进入本学科排名前1/4的期刊有149种,比2022年增加12种。
最近一个特殊门诊引发社会关注。新闻媒体报道,10月8日,上海某研究机构设立的“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正式开诊。
近年来,昭通积极构建“政府引导+平台推动+政策赋能+管家服务”的返乡创业“昭通模式”,推出促进创业就业“二十条措施”。2023年以来,昭通回引6.59万人返乡创业,带动18.64万人就地就近就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起的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颗来自熔融行星核心的铁陨石(左)和一颗来自原始未熔融行星的球粒陨石(右)。当人们在寻找宇宙中别的可能孕育生命的行星时,了解这些挥发性物质是如何被输送到行星表面的知识将至关重要。
制出清洁氢气的同时发现3D石墨烯(显微镜图)。这项研究为石墨烯的应用开辟了更多可能性,其中最重要的用途之一是研制锂硫电池。研究团队随后意外地发现,直径仅为人头发丝千分之一的微型管阵列,在没有另外加电源的情况下产生了电信号。
邓秀新、刘旭、张守攻、陈温福、金宁一、张洪程、蒋剑春、包振民、张佳宝9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走进黑土地,围绕粮食增产、黑土保护等关键领域开展调研。院士们边走边看,对黑龙江省农科院通过优选品种、菌肥培土、大垄密植等一系列科学管理措施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
10月11日10时39分,我国在东风着陆场成功回收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卫星搭载的植物及微生物育种载荷、自主可控和新技术验证试验载荷、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社会公益和文化创意载荷等回收类载荷已全部顺利回收。